常见4个乙肝误解大解密

2022-7-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常见4个乙肝误解大解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例许多人对乙肝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今天就给大家辟一下谣;

01

谣言1:乙肝病情转好就可以停药

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俗称大三阳):抗病毒治疗一年后,若HBVDNA检测不到,e抗原血清学转化了,ALT复常,再巩固3年(每隔6个月复查1次)仍保持不变,可考虑停药,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2.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采用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建议表面抗原HBsAg消失且HBVDNA检测不到后,停药随访。

3.对于已进展至肝硬化肝癌的患者,长期使用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TDF)、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不停药。

4.需要注意:即使停药,也要密切随访。如果病毒反弹或肝功能波动,很有可能需要再次接受抗病毒治疗。

随意停药的风险:

1.耐药风险:目前的抗病毒药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持续吃药体内血药浓度稳定,病毒会逐渐减少,控制病情进展。如果随意停药体内的血药浓度降低,病毒趁机可能大量复制,出现耐药的风险增加。

2.疾病波动风险: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停药,病毒大量复制,肝细胞受到破坏,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衰竭。

3.肝硬化肝癌进展:随意的停药病毒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疾病进展可能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等。

02

谣言2:共同进餐会传染乙肝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中国乙肝指南也明确指出: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03

谣言3:乙肝一定会转变成肝癌

在出现乙肝之后十分担忧,总是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中,害怕乙肝癌变。HBV相关肝硬化患者5年HCC累积发病率达15%~17%,肝硬化患者HCC年发病率为1%~8%。其实,乙肝是否会转变成肝癌取决于患者自身条件以及治疗是否及时,部分人确实有癌变后果产生和乙肝不重视治疗有关。但是只要在发现疾病之后配合治疗,通过合理的方式控制,可以避免癌变后果产生。

04

谣言4、大三阳比小三阳更严重

「大三阳」和「小三阳」不能用来判断疾病严重与否。「大三阳」通常代表传染性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能力较强。「小三阳」通常意味着病毒在体内复制能力较弱,传染性相对不强。病人要结合肝功能、病毒载量、b超等情况综合评估,大小三阳只是乙肝的一个病理过程,而不是真正反映病情,乙肝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大家不要过度担心,也不要相信这些谣言!

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能像医生一样清楚病情更多的是一无所知,这就导致很多患者对乙肝知识没有辨识度,很容易走弯路,甚至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希望大家科学防治,正规就诊!

欢迎多多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cr/16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