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2016-9-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门诊,经常有人咨询乙肝、丙肝、艾滋是如何传播或感染的,现转发一篇文章如下,希望有所帮助!

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幼年感染容易慢性化、慢性乙肝若不经抗病毒治疗5年有10%-20%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发展成肝癌的比例是6%-15%;基于以上特点,人们常常谈乙肝色变,那么乙肝是通过那些途径传播的呢?和乙肝患者的正常接触会不会导致传染呢?如何预防呢?首先了解一下乙肝的传播途径。1.母婴传播在怀孕期间官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主要是经胎盘获得,经精子或卵子传播的可能性尚未得到公认。分娩过程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而传染。另外分娩后母婴间密切接触也是母婴侍播的一个方式。虽然母乳中可检测到乙肝病毒,但有报道显示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对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差别不大。在我国,母婴传播显得特别重要,人群中40%-50%的乙肝感染者是由其传播积累而成的。作为一个“大三阳”的母亲,如果不做阻断,孩子出生后被感染的可能性达到90%-95%,“小三阳”的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的几率比“大三阳”的低一半,大概40%-45%左右。但是,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的母亲在生产后进行阻断治疗,其成功率在90%以上,也就是说,经过阻断有90%以上的孩子不被乙肝病毒所感染。2.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现在由于加强了对献血员的筛查,由输血造成的乙肝传播已经很少。但是,少数HBVDNA阳性,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血液还是可能漏检。所以,经血液途径传播乙肝还没有完全杜绝。

3.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反复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的感染的,叫医源性感染,包括手术、非一次性注射器、牙科器械、针灸针、内窥镜、器官移植等。所以,应该大力推行一次性医用器械。现在国家正对内窥镜的消毒制订更严格的消毒规范,此举可大大降低医源性传播。4.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传播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或伤口与伤口的接触。只要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进入你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有可能被感染乙肝病毒。5.性传播性传播的乙肝感染率为5.44%,而社会生活中一般接触传播的乙肝感染率仅仅为0.68%。所以,在家庭中,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较之其他家庭成员更容易感染乙肝,但感染后90%会自愈。性乱是造成乙肝性传播的原因之一。在国外把急性乙肝归为性传播疾病。

来源:肝博士







































白癜风治疗方案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wh/1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