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慢乙肝坚持治疗将长期获益,可

2020-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大量研究表明,HBV引起的免疫应答是肝细胞损伤及炎症发生的主要机制,而炎症反复存在是慢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甚至HCC的重要因素。那么慢乙肝患者坚持治疗的长期获益有哪些?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在长期获益方面又有哪些循证医学证据?

慢乙肝患者进行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预防与阻止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的发生,因此坚持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防止耐药

由于核苷类药物和病毒的特性,慢乙肝的治疗过程中或早或迟会出现耐药性,特别是在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服药时间短,极易加速耐药性的产生,目前的一线药物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TDF)的耐药性最低,因此坚持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有利于减缓和防止耐药突变的发生。

2、防止复发

大部分慢乙肝患者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停药都会面临复发的风险。一旦复发,就会出现HBVDNA再次升高,并伴有肝功异常,严重者则会病情恶化出现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国内专家共识把长期服药维持HBVDNA测不到作为基本终点。也就是说,对于大多数乙肝病人而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保持HBVDNA阴性、肝功正常,才能有效预防复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多数慢乙肝病人一生不出现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

3、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目标

“临床治愈”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停药不会复发,具体的标准包括DNA转阴、乙肝病毒停止复制、E抗原血清学转换和表面抗原转阴,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表面抗原转阴。而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应用是实现乙肝临床治愈的关键。有数据显示,经48周长效干扰素治疗,60%优势患者可获得“大三阳”转“小三阳”,10%左右能完全清除病毒,实现治愈。使用口服核苷类药物的患者,如果实现了病毒转阴、“大三阳”转“小三阳”,且表面抗原水平较低,也可以尝试切换使用干扰素,部分病人可将病毒完全清除,实现安全停药。不过患者需要清醒认识到的是,乙肝可以临床治愈,但目前还不能实现彻底根治,原因是乙肝病毒不停复制,目前的治疗手段无法彻底清除共价闭合环状(ccc)DNA,cccDNA是慢性乙肝持续感染的元凶,作为病毒复制的中介,其在宿主肝细胞核内以微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目前的治疗手段难以将其彻底清除。

4、预防与阻止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因为核苷类药物治疗一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我国一般4年的治疗时间),有的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肝功能正常,DNA也测不到了,于是就把药停了,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有很大风险的。有很多这样随意停药之后,出现肝功能恶化,甚至肝功能衰竭。所以,一定不要轻易的停药,要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停药,这样才能够降低停药以后发展成肝硬化和肝衰竭的风险。

5、减少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

慢乙肝患者坚持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有助于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医药费用和医疗设施的占用,减少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wh/14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