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对不良率没必要谈虎色变
2016-4-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对不良率没必要谈虎色变
11月13日,杭州市庆春路288号,在浙商银行总部大楼8楼的行长办公室里,刘晓春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导的独家专访,详解了他带领下的浙商银行这一年多以来的战略转型和全资产经营的改革之路,其中部份战略和细节还是首度向外界表露。
刘晓春历任农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香港分行行长,不但深谙香港市场,也已深耕浙江本地市场数十年。
他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带领浙商银行完成弯道赶超股分行龙头、赴港上市、打造成浙江省最重要的金融平台等重要目标的最好人选。上任浙商银行行长一年多以来,刘晓春一直很忙,近期的日程安排也是满满当当。原定于11月11日接受专访,也因和重庆市政府签约而改期。
打造“企业流动性服务银行”
《21世纪》:中国经济下行趋势仍在延续,银行业资产质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量的矛盾凸显,如何平衡?对公业务布局将做出哪些调剂?
刘晓春:经济虽然下行,但是我们在下行进程中也可以找到机会。今年前八个月我们总资产增长50,存贷款也增速超过30,这就说明全资产经营把所有的业务都带动起来了。
《21世纪》:浙商银行的大股东是浙江省属国资企业,地方政府会不会对银行施加压力去支持某些政府支持的企业?
刘晓春:一笔这样的贷款都没有,浙江省政府对我们的经营从不干涉。
《21世纪》:我们注意到,在服务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方面,浙商银行发布了“双创”系列贷款和“电商贷”等,下一阶段,小企业贷款业务还将有哪些变化?
刘晓春:浙商银行的小企业信贷业务占比近1/3,总额超过1000亿,所占比例在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
我们的小微业务如今更加关注新兴行业。我们把小贷的客户从传统的加工商贸转向为电商和新兴的“双创”小微企业,针对他们设计了7款新产品。“双创”产品于5月开办,截至11月10日,贷款户数321户,金额5.31亿;电商贷于6月开办,截至10月末,129户、3530万。
《21世纪》:浙商银行推出增金宝和P2P存管系统,浙商互联金融有哪些差异化定位?打造企业流动性服务银行的战略实行情况如何?
刘晓春:今年我们新增了三千家企业客户,都以大中型的企业为主。这些企业都是通过票据池等一系列对公业务上的互联化产品吸引来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对“宝宝”类产品的冲击,浙商银行的存贷款今年还能逆势增长30。这并不是靠面子,靠关系拉存款实现的,而是靠票据池、增金宝我、每天增金等“互联 ”创新产品的热销带动了存款的增长。
银行的互联金融不能照搬互联公司模式,银行的管理要互联化,这样才能提供有银行特点的互联化产品。比如我们的票据池业务,把存款、清算、票据托收、票据管理查询等功能全部集中到一个产品中,如果没有互联化的管理,实现不了这么多产品功能的集成。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金融需求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平常经营的流动性保障问题。如何解决企业的流动性困难?传统的做法就是银行流动资金贷款。
现在我们用互联的技术和互联的思惟,将过去银行各条线、各类型的服务和企业可货币化的资产集中在一起进行盘活,创造出票据池、资产池等系列产品,不但能为企业盘活存量、增加贷款,也下降其整体负债和融资本钱,增加了其资金的流动性。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需求。过去银行通过发放项目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或技术改造贷款等来满足其金融需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如今企业更多通过并购、发债、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来解决,因此我们银行也要“因变而变”,通治疗白癜风医院过参与资本市场、资产管理、股权投资等方式来为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服务。
对不良率没必要谈虎色变
《21世纪》:在风控方面,你如何看待银行业不良率的情况,拐点已到了吗,还会更坏还是行将触底反弹?
刘晓春:对不良率,没有必要谈虎色变。在“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型的进程中,必定有企业要淘汰的,在不良率上没有反应反而不正常,所以这几年银行的不良率在可控范围内的逐年上升是一种正常现象。
落到浙江,我们如何看待触底反弹问题?我们不能说,不良贷款率数字不再上升,不良资产压力就“见底”了。实际上,不良贷款每一年都会产生,一边处理,一边也在增加,这个标准很难定,关键是要看经济是不是有企稳并反弹。
当前,如果始终盯着传统的加工业和制造业、始终从要被淘汰的企业的角度来看,肯定是越看越悲观,由于他们本来就是要被淘汰的。因此,我们应当更全面、更宏观、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新兴企业是不是在成长,能否迅速覆盖被淘汰行业,新兴的行业、新兴的企业能否在发展中带动整体经济,包括带动传统行业和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所以我们更强调去寻觅新的机会,而不是去硬堵,由于“堵不如疏”。经济好转不等于没有企业倒下,要果断稳妥地解决好“僵尸企业”问题,要关注新的行业、新的企业、新的企业家。
《21世纪》:到2015年,浙商银行行将完成上一个五年计划,能否描绘下一个5年的蓝图?在机构点布局和版图扩大上有怎样的计划?
刘晓春:下一个5年,浙商银行要围绕“最具竞争力股份制商业银行、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台”这1“两最”发展目标和“全资产经营”战略进行整体布局、推动整体改革。业务条线和内部管理都要适应这类改革。今年我们在进行机构调整,明年架构还会继续深化调剂,继续丰富产品线、调和内部管理,还要保证管理上不出风险。
在营业机构的布局上,我们是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少的,我们想根据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发展,在机构点的布局上继续扩大。目前浙商银行有130家点,明年设立香港分行作为出海的桥头堡。我们计划在下一个5年内让点机构总数到达400至500家。
《21世纪》:资产迅猛增长和点扩大所带来的资本压力怎样解决?
刘晓春:一方面增加盈利,另一方面到资本市场融资。
《21世纪》:最近在看甚么书?
刘晓春:基辛格的《世界秩序》。我看书很杂,偏爱社会、历史、思想和艺术类。
《21世纪》:目前最头疼的事情和最幸福的事是?
刘晓春:我首先最关心的是内部管理怎样能跟上全资产经营的要求。就是在全资产经营、全面风险管理的条件下,如何让新的流程磨合得更好。
其次关心的是风险管理,我最关注全面风险管理的问题。新产品、新服务都会有风险,不能用传统的信贷风险管理方式来管理,所以要建立不同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规则、流程和队伍,构成条线风险管理,这也是架构调剂很重要的内容。这些都是管理体制转轨的本钱积淀。
第三,如何实现全行管理的互联化,这需要大家群策群力、长时间坚持,不是一挥而就的。
站在浙商银行的平台上来看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趋势,我认为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创造的机会,我比较喜欢创新和创造,充分体现浙商银行的活力和现代感,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相信浙商银行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辛继召;如有建议或线索,请联系电子邮箱:xi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