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错换人生28年案rdqu
2021-10-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2月25日,“错换人生28年案”发生惊天反转,再度引发全网热议,截止发稿前该话题已经在微博话题榜前三名。
究竟是“错换人生28年”还是“偷换人生28年”?近日,姚策养母许敏方代理律师在直播中关于“错换人生28年案”的言论引发争议。同时,网络传出姚策亲生母亲杜新枝故意错抱孩子、医院值班护士是姚策生父郭希宽的堂妹、双方因房产引发争论等消息,引起网友热议。
疑点重重疑点一:郭威养父母接到“寻子电话”的反应和态度耐人寻味。
许敏方面在给郭威养父母初次打电话想要了解情况时,接到电话的郭威养母则说:“等我死了,你再来联系我!”,而后郭威养父认为对方是诈骗,担心对方定位,则将电话卡卸载。
疑点二:许敏生产后,间隔一天,才再次见到儿子。
年2月许敏在自述微博中描述到,“年6月15日凌晨,我感觉到肚子一阵疼痛,因为头胎没有经验以为医院跑,一路医院。进产房不久,我顺产生下一名7斤重的男婴。”许敏表示,17号,护士抱着孩子过来喂奶,是她第二次看到孩子。
“我清晰地记得,孩子面部有红点,两眼紧闭,软塌塌的脑袋歪着,轻轻地拽耳朵也拽不醒,不张嘴连奶也没有喂上。这段记忆很清晰,因为当时初为人父母的我们夫妻俩手忙脚乱的,旁边的护士还提醒我们揪耳朵,最后没喂上奶护士就抱回了婴儿房。
疑点三:医院为何没有给新生婴儿佩戴手环?
依据我国原卫生部年发布的《医院工作制度》,每名新生婴儿出生后必须佩戴写有母亲姓名、床号、出生时间、体重等关键信息。
而根据在开封当地多年工作经验的医生介绍,当时的普遍做法是,通常会给孩子两只手上都系上手圈,手圈上还会写好“某某之子,以及母亲床号、新生儿体重等标记”。
在新生儿佩戴手环的情况下,“非人为故意不可能换错”,这一点医院也保留意见。疑点四:郭威为何被改小3岁,且出生地信息也被修改?
令人费解的是郭威身份证信息中出生年是年,郭威养父母对此解释是因为当时二胎政策,不能办理相关证件,可是当时郭威养父母的头胎女儿有残疾,是符合生二胎的。
事实上,郭威是92年6月15日被许妈妈顺产生下,姚策则是杜妈妈在是6月16日剖腹产生下的。
不仅更改了出生日期,还更改了出生地,写成驻马店市计生站。
这一系列操作耐人寻味。
疑点五:值班护士与郭威养父的关系?
医院病历单上可以明确看到,当天值班护士名字为郭希志,而郭威养父名为郭希宽,疑为堂妹。目前郭威养母否认了这一点。
据了解郭希志已经退休,其女医院担任高层。
疑点六:郭威养母言行不一,前后矛盾
根据郭威养母杜新枝(杜萍)的说法,当时她生下儿子后,发现自己有乙肝大三阳,此前并不知道自己有乙肝病毒。(而她在防疫站工作的兄弟在庭审时作证说她在怀孕时知道自己乙肝大三阳,于是全家打了疫苗)
为了防止孩子得乙肝,医院马上给孩子打乙肝疫苗,这样能避免孩子得乙肝,起到阻断作用。(事实上年市面上根本没有阻断针,年才被使用,郭威也没有打过阻断针。另外乙肝疫苗需要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打,而国家对疫苗管理严格,只有在妇幼保健院可以打,会建档,郭威3岁前没有户口,既打不了疫苗,打了也不会有疫苗本。)
疑点七:郭威名下无房产
郭威,中专学历,毕业后打工无数,目前是一名辅警,月收入元,同时帮忙家里卖盒饭,照顾姐姐,租房住。令人疑惑的是,郭威养父母有四套房子,3套自己名下,1套女儿名下,郭威名下却没有房产。为何?
也许还有其他疑点,更多的是等待真相。
剧情反转姚策28岁生日的时候,和交换人生的郭威,以及双方父母都在上海团聚,集体庆生。两个家庭,看起来其乐融融。当时有多感动,今天就有多狗血!
网友都能发现的疑点,相信许敏早已发现。年1月26日,许敏曾对某报记者表达过她内心的多个疑点。本以为有了法院的审判,有了赔偿,可以继续治病,然而近来许敏一家不太融洽。
姚策,许敏养育了28的儿子,认为许敏把事情搞大了,网络上都在指责他的生母,而姚策的妻子也对许敏大加指责。
姚策晒出来的聊天记录中,他的妻子对许敏言辞凶恶,“你们生孩子,就有义务照顾好,发生错换自己孩子都看不住,怪谁呢?”“说姚策用了你多少钱,也是你心甘情愿,现在知道不是亲生的,想算账吗?那你先把姚策的命还给他”“苍天饶过谁,天知道,自己的儿子看不住,这就是老天的惩罚!”
此番言论让人哗然。无论真相如何,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是姚策养父母许敏夫妻可以说是倾其所有的在养育这个“抱错”的儿子,从一个小康之家沦落到贫困家庭,为了姚策能够有婚房,卖掉自己的房子,居住在自己父母家,在许敏的微博里看到的文字就是28年的心血。
现在剧情的反转,让人震惊,其中姚策的众筹平台在被要求退款,他也在发声,回应质疑“啃老、创业失败、房产等”,纵观几个家庭都在这场舆论中受到伤害。
更多人则认为许敏是最大的受害者,一边是28年呕心沥血养育的儿子却罹患重病,一边是怀胎十月却出生就分别的亲生儿子,以及扑朔迷离的真相。
这起案件或将重新开庭,前文也说过,医院保留了追责的权利。
我们相信,人生可能会错换,但正义不会错换。
—END—编辑
王娓
综合
凤凰WEEKLY、新京报、红星新闻等
内容为作者整理,不妥之处欢迎告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