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包治大三阳和乙肝患者一起工作会
2016-9-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其中最常见是乙型肝炎。
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通过血清学检查可以发现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至少3.5亿人为持续的慢性感染。在中国,HBsAg阳性的人数高达近1亿,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大约有多万。
什么是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乙型肝炎的诊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二是要有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肝功能异常。HBsAg阳性者只有在肝组织出现病理改变时,即出现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炎症改变时,乙型肝炎的诊断才成立。
人感染乙肝病毒6个月后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什么是乙肝携带者如果仅有HBsAg化验阳性,而肝功能长期正常,并且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可能只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并非乙肝患者。对于乙肝携带者,应注意定期随访。
对持续ALT正常且HBVDNA阴性者,每6-12个月随访一次;对于ALT正常但HBVDNA阳性者,每3-6个月随访1次。
随访项目包括:肝功能、HBVDNA、AFP、彩超。对于HBVDNA阳性的慢性HBV携带者,应作肝穿刺检查。尤其是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乙肝家族史、转氨酶在正常高限、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弥漫性病变或脾脏增大者。
乙肝大、小三阳的意义所谓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其实大、小三阳只是反映了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能由此判定病情的轻重或传染性的大小。
乙肝病情轻重要看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及肝脏影像、病理等指标,而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如果HBVDNA阳性,则“小三阳”可能比“大三阳”危险,临床中也经常看到“小三阳”患者肝硬化发病率要比“大三阳”高的情况。对于“小三阳”患者,需要检查HBVDNA,如果HBVDNA高于拷贝/mL,一定按照“大三阳”对待,并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以确定肝脏损害程度,有抗病毒治疗必要者要尽早开始。
那些专治“大三阳”的神药是怎么回事医院的某种神药专治“大三阳”,经过若干个疗程可以把“大三阳”变成“小三阳”,是真的吗?
真相是这样:成年人在感染急性乙肝后,即使不使用任何药物,90%以上在六个月以内也会出现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在我国,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所以如果你是从小就是“大三阳”患者,别指望所谓的神药能治好你;如果你是成人后偶然感染的乙肝,即使没有这个所谓的神药,你也基本会半年后自动转阴。
目前,全世界都没有根治乙肝的特效药或疗法,慢性乙肝不可能彻底治愈,只能达到“临床治愈”。全世界公认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只有两种:干扰素类和口服核苷(酸)类药物。特别是对于那些祖传秘方的中草药,其疗效和安全性其实难以保证。
乙肝的传染途径乙肝病毒通过血液、精液、月经和阴道分泌物等传染,主要包括母婴传播、经输血和医源性传播以及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我国慢乙肝患者中,80%以上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家庭成员间感染引起的,其他的具体传播途径包括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另外其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乙肝。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传播,一般也不经消化道传播,日常的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所以和乙肝患者共事不用担心被传染乙肝。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在乙肝的各种治疗中,抗病毒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只有把病毒抑制甚至清除,才能解决肝细胞反复受损、肝炎反复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的现象。而降酶治疗只是一种对症治疗,转氨酶降至正常也并不等于慢性肝炎治愈。
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只要有适应症就需要抗病毒治疗,而且要达到一定的时间要求。一般而言,干扰素治疗为半年~2年,核苷(酸)类治疗3~5年甚至更长时间。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HBVDNA阴转,HBeAg阴转,HBeAb阳性,肝功能正常。
但对于肝脏炎症病变轻微、难以取得持续应答的患者(如ALT正常、HBeAg阳性的免疫耐受期),特别是患者<30岁时,不宜抗病毒治疗,尤其是不宜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乙肝患者应该长期应用“保肝药”吗很多乙肝患者,喜欢长年累月吃点“保肝药”,认为既然是保肝药,长期坚持服用有益无害。所谓“保肝药”,是指能够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能力的药物。“保肝药”实际是各种肝病的通用药物,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并非根本性治疗措施。乙肝治疗最关键的抗病毒治疗,而所谓的“保肝”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中国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正规抗病毒治疗药物目前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另一类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乙肝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坚持使用能明确减少肝硬化、肝癌、副作用较少、经济负担少的药。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慢乙肝治疗目标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到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慢性乙肝的临床治愈,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消失,并伴有ALT复常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善。
乙肝的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推荐文章1、关于脂肪肝,你必须知道这些知识!2、肝功能化验结果该怎么看3、怎样给肥肥的肝脏减脂4、最全门诊体检结果应对大全,绝对值得收藏!5、最伤肝的行为,看看你有没有!版权声明:“医患家”原创文章版权归“医患家”和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共有,如需转发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北京儿童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