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发现乙肝发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难
2020-6-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关于乙肝抗病毒药物起效时间问题,慢性乙肝患者(CHB)常遇到指标未见复常,就已经自行停药,这在抗乙肝十分普遍。想抗就抗,想停就停,期间往往也伴随着病毒量的持续升高以及肝损害加重。
早期发现乙肝发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难度更小
在研究慢性乙肝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阶段时,上述情况是比较多见的,即轻易放弃治疗后导致不良后果,乙肝再度复发。回头再看看《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为何多次提到必须通过药物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呢?根本原因是,不能让乙肝病毒有时间、有能力不受控制的复制。
一旦确定初始治疗,在HBV-DNA尚未阴转就自行停药,乙肝病毒复制水平就会重新回到高载量,这也是导致今后慢性乙肝快速进展到严重肝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南中对于转氨酶升高,HBV-DNA阳性就符合抗病毒治疗,一般而言,规范用药后,短期也是可能不会收到成效。
但是,不能因为短期未见指标阴转,就放弃抗病毒药物,原因是上面小番健康介绍的,乙肝复发和慢性肝炎持续加重风险。还有一种情况是,对肝科医生指出的暂时不需要治疗和不需要治疗混淆,因为体检乙肝两对半得知感染乙肝病毒,并且呈现长期的慢性携带。
包括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等较为常见,由于肝功能长期基本稳定,医药学上都没有可以根治肝细胞核内乙肝病毒的特效药,所以才提醒暂时不需要治疗,但是必须定期配合做检查。小番健康提醒,即便多年下来,配合定期体检肝功能基本保持正常,也不一定说明肝组织里没有问题。
原因是肝功能是血液检测,属于间接判断肝脏功能。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的HBV-DNA长期阳性,多年复查肝功能也都是正常的,可能通过肝穿刺活检以后,发现肝纤维化。因为肝穿刺属于直接判断肝脏功能,所以肝穿在医学上,也称为金标准。
肝功能检查正常,而肝穿刺发现纤维化,这在乙肝中不会少见到,包括在乙肝药品研发时,也经常会遇见此类事件。因为乙肝病毒长时间存在于肝细胞内,也会可能产生变异,包括检测不到e抗原,或者令肝功能正常。肝脏有轻微炎症直到中度,都不一定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症状,所以有的人已有纤维化,身体上不一定有症状,肝功能也是可以很正常的。
所以,包括肝功能、HBV-DNA以及肝穿刺,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乙肝发病,在慢性肝炎进展的早期阶段通过抗病毒药物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就能够最大限度阻止其继续进展。所以,对于多年体内慢性携带乙肝病毒,除了要做肝功能、HBV-DNA、甲胎蛋白外,有条件还可以考虑肝穿,及时发现并治疗,治疗难度也会小很多。
番茄园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