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癌症ldquo传染rdqu

2020-10-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癌症,也叫恶性肿瘤,一直以来大家都谈癌色变。癌症会传染吗?

我们常听说一个家庭中有一人得了癌症,其他家庭成员同时或相继也患上了这种癌症;或也曾听说一对夫妻患上同种或不同种癌症。像这种“家庭癌”“夫妻癌”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动物界的传染性癌症

年著名生物学期刊《Cell》上发表了一篇来自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最新研究证实:癌症也可能传染。

在北美洲东海岸,软壳蛤会因一种白血病成片死去,简直像瘟疫一样。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梅茨格(MichaelMetzger)的团队证实了软壳蛤所患的白血病是具有传染性的。如果将患有该白血病的软壳蛤的血细胞注入健康的软壳蛤中,其中一些就会不幸中招,患上白血病。

无独有偶,除了软壳蛤外,有研究发现还有两种癌症可以在动物间传染。凶猛精干的袋獾,常常会遭受面部肿瘤病(DFTD)折磨,更可怕的是,这种癌症可以传染。科学家发现,因为袋獾是一种好斗的生物,无论是在争夺食物还是争抢配偶时都会斗争,而袋獾的战斗方式主要是撕咬,于是引发伤口,而癌细胞会借机进入袋獾的伤口中从而传染。从年发现第一例DFTD到现在,袋獾的数量已骤减了60%,因此在年被正式列为濒危动物。

相较于病危动物的袋獾而言,狗就相对幸运一点。尽管早在年,“犬传染性性病肿瘤”(CTVT)就被证实具有传染性,不过它比较温和,可以用药物有效治疗,甚至可以自愈。年,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得出了惊人的结论,所有的CTVT都源自一只狗。CTVT可能早在年前就出现了,那时冰河时代刚刚结束。

人类癌症是否也会传染?

尽管研究表明,动物界的癌症有传染的案例存在,不过截至目前,仍未发现癌症可以在人类之间传染。

美国癌症协会(ACS)曾就此做过专项回答,回答的很肯定:癌症不会传染。原因如下:

01

由上述癌症的发生学和行为学可见,对于医学业内而言,癌症根本不存在任何传染性可言。

02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一个健康的人可以通过像性爱、亲吻、抚摸、共餐,或呼吸共同空间空气等密切接触或中间传媒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癌症。

03

此外,一个人的癌细胞通常不能生活在另一个健康的人身上,因为外来细胞会被一个健康人的免疫系统识别并破坏。

所谓传染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首先癌细胞不是病原体,无法作为传染源。曾有研究表明,如果把一个人的癌细胞移植到另一个人体内,受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会立马产生排异反应将其扑杀,因此很难形成癌症肆虐。

其次传染途径也是问题。对人体来说,癌细胞的转移方式主要有血液、淋巴和种植性转移三种。但癌细胞要在人体外的环境中存活极为困难。而癌细胞要从一个人体内直接进入另一个人体内,除了器官移植这种极特殊情况,几乎没有其余的可能。

所以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正常接触,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癌症不会传染,但致癌因素会

而“家庭癌”“夫妻癌”越来越多见,主要是源于家庭成员共有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家庭成员因为常年住在一起,环境相同,生活、饮食习惯互相影响,彼此同化,就有可能在同一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罹患同样的癌症。其中以消化道癌最为常见。[1]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曾指出,世界上约1/6的癌症是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而有些病毒、细菌有传染性,如果不幸被传染,可能增加患癌可能性,这样一家人患同种癌症也不是不可能。

有致癌风险的病毒、细菌有很多种,你很可能听说过,甚至接触过。下面这些就是在我国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请一定认准并注意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HBV)

说起乙型肝炎病毒,也许大家更熟悉它的另一种叫法:大三阳,小三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中国肝癌的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2]乙肝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可导致肝癌的病毒之一,它会反复对肝细胞进行破坏,从而增加肝细胞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同时还会促进细胞癌变。病毒性肝炎会经由“肝炎——肝硬化——肝癌”三个过程发展成癌症,有数据显示约70%~80%的肝癌都是由乙肝发展而成的,所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预防肝癌非常关键。

此外,丙肝病毒感染也可能增大患癌风险,也应注意预防。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三个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预防方法

1

乙肝病毒主要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只要控制好这三个环节的交叉传染,就能很大程度上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

2

健康人群尽早遵医嘱接种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一旦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阴性,应及时补种疫苗。

幽门螺杆菌(Hp)

你或许对这种“幽门螺杆菌”的名字不太熟悉,但它与胃癌发病有密切关系,已被列入I类致癌物。[3]它会损坏胃黏膜,使胃黏膜陷入反复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从而引发变异,发展成胃癌。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它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引起胃癌的头号因子。

家人中有感染者,应避免口腔接触

预防方法

1

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口腔、唾液传播,所以家族聚集性显著。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而食,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2

日常要注意公用餐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聚餐时使用公筷,且少吃生冷食物,以免病从口入。

3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唯一致病因素明确的癌症,其罪魁祸首就是人乳头瘤病毒。防范人乳头瘤病毒也就等于防范宫颈癌本身。

定期筛查,可有效预防与治疗宫颈癌

预防方法

1

人乳头瘤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性传播,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式。[4]

2

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经期不注意卫生等可能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3

定期筛查。定期的宫颈筛查能够有效帮助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有效管理与及时治愈宫颈癌前病变。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

EB病毒俗称“亲吻病毒”,以唾液传播为主,全年均有发病。它的致癌风险近年来也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它与鼻咽癌、淋巴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型,与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也可能存在关系。研究发现,超过95%的鼻咽癌患者与EB病毒有关。EB病毒感染,是降低鼻咽癌风险的有效方法。

远离EB病毒,需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方法

1

勤洗手、漱口,饮食讲究卫生等,都有助预防该病毒。吸烟等因素可能激活潜伏在人体内的EB病毒,建议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2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且进入人体内后会长期潜伏。因此家庭生活要非常注意口腔卫生、餐具清洁和消毒。

3

成年人最好避免亲吻幼童,成人口中有几百种细菌,通过亲吻可传染的超过种,孩子抵抗力低时很容易染病。

虽然目前癌症本身并不传染,但以上诱发癌症的某些因素有着明显的传播特征,我们需要做好日常的防御工作,远离致癌因素会带来的患癌风险。

[1].李宏:《癌症会传染吗》,年,《农村百事通》。

[2].《全球癌症报告》

[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zz/14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