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特稿乙肝女生自杀,谁之过
2016-11-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十九岁,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龄,但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吴昕怡却选择用一盆炭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吴昕怡在留下的遗书写道:“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尽管深有感触,可是我觉得人生好长,看不到终点。我救不了我自己,放过我,今生的债来世偿还吧”。
吴昕怡的遗书
在母亲陈小玲看来,女儿吴昕怡是一个温顺乖巧,热心肠,喜欢搞怪的女孩。去年高考发挥超常考了分,吴昕怡被天津师大录取,全家人都为她感到高兴。在大学校园里,吴昕怡喜欢读书,经常和同学们一起泡在读书馆里,她喜欢听苏打绿的歌,还喜欢在网络贴吧上冒泡,网名叫“苏格兰_奶牛”,描述自己的性格是“粗犷、活泼、急躁”。但从去年11月底,学校组织大一新生义务献血后,吴昕怡快乐的大学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吴昕怡没有通过献血屋的筛查。到医院检查,她被确诊为大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吴昕怡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她非常害怕,打电话问母亲能不能治。母亲陈小玲倒并不担心女儿的治疗问题,而是担心女儿的室友们知道了后,万一大家疏远女儿怎么办?
吴昕怡
陈小玲的担心很快得到应验,室友们不敢碰女儿的衣架,女儿的手机放在别人桌上,大家就会把自己的东西赶快收走。女儿也努力尝试和同学们沟通,告诉他们,其实乙肝病毒携带者没那么可怕。但室友用短信回应女儿:“我们知道,但还是很害怕”。女儿寝室内还有一个女生总是到别的宿舍去住,并把女儿得了乙肝的事告诉了其他人。
得知情况,陈小玲建议女儿请假回家,调整一下身体和情绪。吴昕怡没有参加期末考试,就提前回老家休养。过完春节,吴昕怡跟母亲说,虽然担心同学不愿意和她一起学习,但她还是希望回到学校上学。临开学前,吴昕怡接到学院通知,要求她返校前必须进行身体复查。
于是,医院复查,检验报告显示,女儿乙肝病毒DNA下降了2个值,但身体的好转没能让女儿顺利返校。陈小玲说,当时学校的领导在电话里还要求她们,开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影响正常上学”的证明。但医院的医生拒绝了他们开证明的要求,医生介绍,从复查结果看,吴昕怡仍处于乙肝病毒携带阶段,但没发展到肝炎。携带者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不需要特别治疗。
我们通常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存在于他们的血液及各种体液里。日常生活中,握手、拥抱、同住一个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因此,卫生部在年、年先后发过文件,不得拒绝乙肝病毒携带者入职、入学。比如,在公务员录用体检中,所有关于肝炎检测中,不许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全国高校入学体检,乙肝项目检测正式取消。连办健康证也只是需查甲肝抗体和戊肝抗体检测,乙肝不在项目之列。
由于无法提供“证明”,学校领导告诉母女,希望让吴昕怡再休学半年,和新一级学生入学重读。但吴昕怡拒绝休学,她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不能白白耽误一年时间。而学校方面的态度是,如果吴昕怡坚持要来上学,学校只能让她住单间宿舍。并且还要写一个自愿住单间的书面材料。
在陈小玲写给学校的“父母说明书”上面,写着:“吴昕怡同学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将单独居住,本人自愿承担一切关于‘由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而产生的身体及精神问题的后果。”从那时起,吴昕怡就开始了独居生活,新的房间和原来的宿舍门对门,只隔了一条走廊。但原本四个人的房间,现在只她一个人住。
吴昕怡的父母说明书
独居以后的下半个学期,除了上课和集体活动外,吴昕怡总是独来独往。从她发的朋友圈,流露出她的孤独与孤立无援,她经常一个人去图书馆;朋友给她寄来一个毛绒玩具,她会感叹“再也不是一个人了。”那段时间,吴昕怡和母亲说得最多的就是“累,心累”。4月10日中午,女儿的话开始让陈小玲看不懂。“妈妈是个坚强的人,所以无论有什么也要坚强。”“你要照顾好自己。”陈小玲有不好的预感,女儿像在和她交代什么。当晚6点多,她发给女儿的男性精子成活率达到多少才能受孕如果老公真的有这种领悟怀胎生娃再艰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