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视角015乙肝治疗选对药,更要选
2017-4-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患者有了更多的医学信息来源,因此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也有了更多主动权,常常是医生和患者共同作出一个治疗决定,并非完全由医生单方面决定,不像过去,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医患之间对疾病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医生的建议对患者选择的影响还是巨大的。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同,即使是专家也会对同一个疾病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也导致了不同时期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方案的差异。乙肝治疗也面临着这个的问题,那么站在患者角度看乙肝最佳的疗法究竟是什么呢?
一、乙肝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乙肝携带者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HBV-DNA携带者,这样的人身上有病毒,转氨酶正常,B超检查无肝硬化;另一种是表面抗原携带,是指e抗原阴性、HBV-DNA阴性,只是表面抗原阳性。
两种情况的携带是不同的,HBV-DNA携带以后发生疾病活动的机会比较多,而表面抗原携带因为HBV-DNA是阴性的,以后发生肝炎活动的可能会偏少一些。
所有乙肝携带者都应该定期复查,目的是及时发现,HBV-DNA有无引起肝脏损伤,如转氨酶是否升高,并早期发现肝硬化和肝癌,从而及时进行治疗。
复查过程中,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会对乙肝病毒发起攻击引起肝脏炎症,其中一部分免疫功能比较强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将乙肝病毒清除掉。当肝脏炎症没有引发病毒自发清除则应该考虑给予治疗。但并不是转氨酶一升高,就马上开始用药。一般,会建议病人观察半年,如果半年之内不能将病毒清除掉,这时候就需要用药了。
但如果在复查监测过程中发现,每年都有转氨酶的反复波动,并且每年转氨酶波动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而这次波动的时候就不用再等半年了,就需要立即开始治疗了。
另外一种情况需要考虑转氨酶升高的水平,从目前的治疗经验来看,在转氨酶升高超过两倍上限的时候,治疗效果比较好。当然也不是转氨酶不到两倍就不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确定肝脏存在炎症就应当治疗,但治疗效果可能会受一些影响。
但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特殊情况,转氨酶不增高的时候也要考虑用药,这里也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肝硬化,无论转氨酶高低,都是越早治越好;二是因为某些疾病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时候(如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即使不存在肝脏炎症,也没有肝硬化,需要提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二、大三阳、小三阳治不治?
在医学术语上“大三阳”“小三阳”称之为e抗原阳性的慢乙肝和e抗原阴性的慢乙肝。实际上“大三阳”和“小三阳”治还是不治,并不是根据“大三阳”和“小三阳”来决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到底是不是有病毒存在,同时,病毒是不是引起了肝脏的炎症,其表现为转氨酶增高;或者病毒是否引起了肝硬化,此时转氨酶可能并不高。
因此,“大三阳”也好,“小三阳”也好,是否治疗应根据病毒是否阳性和转氨酶来决定。
三、治疗时机是越早治疗越好吗?
感染乙肝病毒以后会有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发生肝炎,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肝硬化、肝癌。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是7.18%,中国每个人,可能会有7个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我们并没有发现,个人中会有七八个人都得肝硬化、肝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生肝炎。所以,对于肝炎来讲,最好的治疗时机就是合适的时候。那么,什么是合适的时候?
这个合适的时候是,HBV-DNA是阳性的和转氨酶是增高的。当然,根据转氨酶的高低和病毒量的大小,药物的选择可能会有一些差别。
但是对于肝硬化患者,越早治疗越好,并且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还会帮助肝硬化的逆转。
四、抗病毒治疗VS保肝降酶?
目前,治疗乙肝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就是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都是乙肝病毒造成的,只有把原因去掉,我们才能控制肝脏炎症和肝硬化。除了抗病毒治疗外,也可以有其他的治疗,称之为保肝、降酶、抗纤维化等,但实际上最主要的是抗病毒治疗。
根据医学研究,如果把病毒抑制或清除了,肝脏的炎症就会得到控制,肝脏的纤维化就会得到缓解。好比肝脏是一个房子,病毒是来破坏房子的坏人。抗病毒治疗相当于把坏人杀死或者把坏人压倒控制住;而保肝治疗相当于保护房子,房子哪坏了就修修补补。
哪个重要呢?当然是先把坏人杀掉、控制住,这才是主要的方法。如果不把坏人杀死,房子今天修好了,明天又被破坏掉,再修,再被破坏。所以,应该先把坏人控制住,再考虑修房子。一旦把病毒控制住,一般的炎症之后,肝脏就会重新生长。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最主要,也最有效的方法。
五、抗病毒治疗有哪些药物?
现在有很多药物,但实际上大概分两大类:一类打针,一类口服。打针的药物就是干扰素,口服的药物就是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是一大类,也有很多种药。
两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
干扰素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抗病毒,直接抵抗、破坏乙肝病毒;二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将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调节得更好,以致停药之后,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仍可以控制病毒。
而核苷类似物就是抑制病毒,打个比方,病毒是个弹簧,核苷类似物就是把弹簧压住,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
六、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有何区别?
干扰素的好处是疗程固定,如它的疗程就是48周;另一个好处是,如果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有效,那么,往往长时间有效,甚至终身有效。
其缺点是,只有30%-40%的患者对干扰素有效,仍有60%-70%的患者对干扰素注射无效;其次,干扰素的副作用比较大,会出现发热、感冒样症状、全身酸痛、掉头发等。
核苷类似物的优点:一是,抑制病毒很快,吃药后,可能2-4周,或12周,血液里的乙肝病毒就检测不到了,效果非常快;
二是,不打针、口服方便;三是,副作用小。
其缺点一是,疗程不太固定,患者一定要达到一个目标才能考虑停药,达不到这个目标不能停药;
二是,疗效不太固定,停药后容易复发,难以达到持久的稳定。
换句话说,打干扰素需要48周,就像上大学一样,四年就毕业了,不管成绩优秀不优秀,属于学年制;而用核苷类似物属于学分制,一定要把学分修满才能毕业,具体多长时间能修满学分,就因人而异了。
所以,这两类药,一个疗程固定,一个疗程不可预测,具体如何选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七、两类药物如何选择?
如果一个患者年纪比较轻,并且还没有生育,这时候往往会建议他首选干扰素。因为,这样的朋友一旦注射干扰素有效,就可以终身有效,停药过一段时间后,对生孩子也没有影响。另外,年轻人用干扰素的效果的确比40岁以上的人要好,这也是干扰素的优点。在性别方面,女性应用干扰素的效果会比男性更好。
年龄偏大的人也并不是不适合应用干扰素。如果年龄大一点的患者,之前从来没有治疗过,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先用干扰素治疗。如果干扰素治疗没有效果的话,再换用核苷类似物。由于干扰素的副作用较大,年龄大的人可能耐受性会相对弱。
另外,如果先用了核苷类似物,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治疗效果而停药,也不知道需要观察多长时间,此时可以选择换用或者加用使用干扰素,来尝试让患者安全停药。
所以,先用干扰素的话,如果干扰素有效了,我们就可以放心了,因为干扰素一旦有效就可以持久的免疫控制;而如果干扰素无效可以改成核苷类似物。
有些核苷类似物对怀孕、妊娠相对安全,但有些药物的安全性却未知,即使是妊娠安全的药物我们也不能确保药物对胎儿完全无害。所以,今后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以优先选择干扰素,如果干扰素有效了,之后停药后,就可以放心生育了。
但肝硬化的最好别用干扰素治疗。当慢乙肝发展至肝硬化的时候,肝脏正常细胞会比较少,干扰素将自身的免疫功能调节起来时,免疫系统会攻击含有病毒的乙肝细胞,一旦攻击太厉害,肝脏的损伤就会很严重。所以,如果患者已经进展到肝硬化期,就不太适合应用干扰素治疗了。
八、两类药物的花费有无区别?
一般认为干扰素较贵,而核苷类似物要便宜。但这里的贵和便宜指的是单价,如果从整体来计算分析,就不一定了。如果一个患者应用干扰素后有效且不再复发,那就不能说它贵了,因为一般只要一年疗程就可以完成治疗。而核苷类药物几乎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属于细水长流式的花费,若长期用总花费反而会更高。
小雨嘚吧嘚
没有绝对哪个药物是正确的,也没有绝对哪个是错误的,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经济情况来综合考虑选择一个恰当的药物。目前认为年轻、首次治疗、有生育需求、女性首选干扰素。年龄较大、有肝硬化趋势的患者适合选择核苷类似物。
(如果你从此文得到收获,请为我的公众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白癜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