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选项,哪个肝癌风险低最新研究TA

2022-6-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4

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780800.html

近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传染病防治分会学术年会在广州召开。其中,乙肝是会议的热门话题之一。

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的传染病,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之一。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57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年,乙肝导致88.7万人死亡,大多数患者死于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癌。

我国的形势更加严峻。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59岁普通人群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按此计算,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乙肝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长期进展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据估计,中国每年约有40万人死于与肝炎相关的并发症。”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说,“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预计年至年将有约万人死于乙肝相关肝硬化和肝癌。”

因此,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或预防肝硬化、肝癌等肝脏并发症的发生是慢性乙肝治疗的主要目标。

随着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AF)在国内上市,欧美肝病学会推荐的三种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A)——TAF、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恩替卡韦(ETV)已在国内临床上市。

这三种药物都有很强的抗病毒作用,但治疗后的长期结局是否不同,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在今年2月举行的亚太肝病学会第28届年会(APASL)上,发布医院学者联合开展的研究(摘要编号)。

结果显示,TAF治疗后,估计的5年和10年肝脏并发症的风险低于ETV或TDF治疗。

这项研究模拟和比较了,名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TAF、TDF或ETV治疗后的健康结果。

特别是,与TDF和ETV相比,接受TAF治疗的患者的5年肝细胞癌(HCC)风险分别降低了13%和31%。

那么,如何解读这项最新研究呢?

业内专家表示,一线核苷(酸)类似物(NA)是强效、高耐药的屏障药物,可长时间抑制病毒复制。

然而,取得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只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阻止或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这才是对患者最有意义的目标。

既往对比一线NA和二线NA的分析并未发现二者在降低HCC风险方面作用存在差异。

例如,Lim等年发表的一项回顾性分析研究显示,ETV与拉米夫定相比能降低死亡和肝移植风险,但在降低HCC风险方面,二者并无自差异。

然而,一线NA之间,“抗癌”作用差异却似乎有所不同。

APASL的这项研究提示,在降低长期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方面,TAF可能优于TDF和ETV。

而且,这并不是第一个案例。

年,Choi等发表在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上一项研究称,与ETV相比,TDF在治疗慢乙肝时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要低。

那么,一线NA在降低HCC的作用方面是否的确存在区别呢?

对这一问题,专家表示,目前尚不能得出确凿的结论,但最新研究或许在提示我们,应进行更多相关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不同NA药物的作用差异,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提供帮助。

大家都在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yf/16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 2025年5月2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