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小姐姐能否怀孕能否顺产能否喂母乳家有

2021-3-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有些育龄期女性发现肝功能不正常,或者确诊患有乙肝,担心怀孕会影响宝宝健康。有的乙肝新手妈妈不敢母乳喂养,怕把乙肝病毒传染给宝宝。那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详细聊聊关于乙肝的那些事儿吧。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乙肝?

确诊是否患有乙肝,一般通过血清学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查来确认。

人们常说的“大三阳”和“小三阳”,即是筛查乙肝血清标志物提示单阳或者双阳。

如果孕前检查或孕期建档筛查时乙肝血清标志物提示单阳或者双阳,医生会做乙肝血清标志物定量测定和HBVDNA检测。

HBV定量检测:

●检测外周血HBVDNA水平——了解病毒复制是否活跃

●如果HBVDNA2*IU/ml——提示病毒复制活跃

乙肝小姐姐怎样选择最佳怀孕时间?

首先需要明确,乙肝小姐姐是可以怀孕的!但什么时候怀孕最好,可得认真选择。

我国育龄妇女HBsAg的总阳性率为5%-6%,因此,育龄妇女拟怀孕时或孕早期建档时,均需检测HBsAg和其他乙肝血清标志物,择期怀孕为宜!

准爸爸HBsAg阳性会影响胎儿吗?目前资料显示:准爸爸的精液中存在病毒,但不感染卵母细胞,故不会引起子代感染。

乙肝母婴传播是怎样发生的?

乙肝母婴传播是指母体病毒进入子代,且在体内复制繁殖。

(1)母婴传播的两大危险因素:

●HBeAg(+)

●孕妈妈高病毒水平,HBVDNA(定量检测)水平>2*mIU/ml

(2)母婴传播的时机

●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和产后

●胎儿或新生儿暴露于母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中

●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密切接触

剖宫产分娩能减少乙肝母婴传播吗?

不能!

●乙肝不是剖宫产的指征。

●基于目前很多的研究证据,剖宫产分娩的宝宝和自然分娩的宝宝,乙肝感染比较,已说明剖宫产术并不能降低乙肝的母婴传播率。

乙肝病毒“三不”特点:

(1)HBV本身不直接致病

(2)通常不能通过胎盘

(3)不会引起胎盘损伤

真正的宫内感染非常罕见。

哪些乙肝准妈妈需要抗病毒治疗?

(1)HBeAg阳性或HBVDNA水平2×IU/ml的孕妇:妊娠28~32周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首选替诺福韦酯,密切观察妊娠和分娩结局,分娩当日停药。

新生儿及时联合免疫预防并随访,观察有无严重不良反应。

(2)HBVDNA水平≤2×IU/ml或HBeAg阴性的孕妇,孕期无需服用抗病毒药物。

抗病毒治疗后的新手妈妈是否可以母乳喂养?

可以!

目前研究显示:虽然HBsAg阳性孕妇的乳汁存在病毒,但母乳喂养不增加额外的HBV母婴传播风险,这与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免疫预防有关,也可能与母乳能与HBsAg结合有关。

无论孕妇HBeAg阳性还是阴性,都应鼓励新生儿母乳喂养,且在预防接种前就可以开始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已完成免疫预防,具有免疫力,请新手妈妈安心哺乳,无需检测乳汁HBVDNA水平。

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新手妈妈,请记住以下两句话:

●产后立即停药,鼓励母乳喂养。

●产后短期内(产后一个月)继续抗病毒治疗,可以考虑母乳喂养。

(目前研究提示:药物在乳汁中的含量非常低,随访产后短期内继续抗病毒治疗且母乳喂养的宝宝没有出现额外的不良反应。)

乙肝妈妈的宝宝出生后应注意什么?

●孕妈HBsAg阴性:新生儿按“0、1、6月”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通常不必注射HBIG。

●孕妈HBsAg阳性:新生儿出生12h内肌肉注射1针HBIG(通常无需第2针),并同时肌肉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1月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疫苗。

●家庭其他成员HBsAg阳性:

①孕妇抗-HBs阳性,无需特殊处理;

②孕妇抗-HBs阴性,新生儿接种第2针疫苗前,应避免与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者密切接触。如果必须密切接触,新生儿最好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时,新生儿不必注射HBIG

温馨提示:让家庭成员不密切接触宝宝,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很难做到,因此孕妇抗-HBs阴性、家人有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的家庭,建议其新生儿应注射HBIG为宜。

●新生儿随访:

仅需随访HBsAg阳性孕妇的子代,7~12月龄时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若HBsAg和抗-HBs都阴性,尽快再次按“0、1、6月”方案接种3针乙肝疫苗。

最后提醒患有乙肝的准妈妈、准爸爸们,您在孕期、入院后,尤其是临产或剖宫产前,一定要告知医务人员患病情况,千万不要因为讳疾忌医而影响宝宝健康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zz/15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