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区运行绝境中寻找一丝生机精

2022-7-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彭洋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216460.html

临危不言弃

绝境觅生机

5月19日,胃肠内镜诊疗中心门诊来了一位全身浮肿、气短严重的患者。

57岁的王先生有十余年的慢性乙肝病史,1月前确诊了肝癌伴有肝内多发转移,在外院进行了介入经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术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出现全身浮肿、气短、乏力,胃肠内镜诊疗中心黄蕊主任接诊时发现王先生病情已十分危重,严重的气短导致他端坐无法平卧,甚至说话都无法连贯发声,于是立即安排王先生住院。

入院后医生立即对王先生做了全面评估,CT检查显示患者右侧有大量胸腔积液,同时也存在腹腔、心包积液,肝细胞受损严重导致肝脏合成不足引起低蛋白血症,腹痛的症状及感染指标的升高提示患者已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加上内环境失衡以及肿瘤快速生长对身体的消耗,王先生的情况不容乐观。

5月20日肝功提示低蛋白血症

5月28日胸部CT可见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及左肺感染灶。

5月24日血常规提示粒细胞缺乏,白细胞报危急值,血小板明显降低。

医生为王先生制定了针对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当天就在床旁超声定位引导下进行胸腔穿刺放液,缓解气短症状,同时积极补充白蛋白、利尿、保肝、抗感染治疗,制定个体化补液方案维持内环境稳定,入院的24小时后,王先生浮肿的四肢就已消肿,气短得到改善,晚上可以半卧位休息。

5月31日出院前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回升至正常数值,C反应蛋白较前下降。

6月3日出院前复查胸部CT可见积液减少,感染灶基本消失。

6月3日出院前复查肝功白蛋白基本回升至正常数值。

6月15日,王先生回院复查,各项指标均恢复良好,现在的他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对比刚入院时就像换了个人,他亲自送来锦旗,激动地向医生表达感谢。过去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乙肝大三阳”这种不痛不痒的“小毛病”竟会一度将自己推上死亡线,是胃肠内镜诊疗中心团队精心、专业的救治,帮他在绝境中寻回一线生机,让他有了进一步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机会。

6月16日门诊复查肝功白蛋白维持正常。

6月16日门诊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维持正常,C反应蛋白趋于正常。

一波暂平,一波又起,由于前期在外院使用了化疗药物,王先生出现了严重的骨髓抑制,白细胞一度降到0.4×10^9/L(正常的十分之一),血小板23×10^9/L(低于30×10^9/L有自发性出血风险),感染及出血风险极高,医生立即升级抗生素为广谱抗菌的碳青霉烯类药物防止感染加重,并积极给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药物,输注血小板防止自发性出血,同时做好隔离措施,防止院内感染。期间患者出现发热、咳嗽,痰培养及胸部CT证实出现肺部真菌感染,根据呼吸专科医生会诊意见,及时增加了抗真菌药物。

最终,在医生们的全力救治下,王先生的情况日益好转,骨髓抑制得到缓解,感染控制稳定,全身营养状况明显改善,达到了出院标准,顺利好转出院。

科普时间

肝癌:是我国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有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重度脂肪肝、有肝癌家族病史、合并糖尿病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男性,其中以慢性乙肝为最主要病因,由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疾病发展过程也被称作“乙肝三部曲”。早期肝癌患者多数没有明显症状,肝功能往往正常,等到患者开始出现疼痛、乏力、腹胀、黄疸等症状时,多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所以,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肝癌的关键,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必要时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甚至每三个月要进行定期检查。

喜欢我!就给我个“在看”吧~

图文来源:胃肠内镜诊疗中心郑君仪

稿件编辑:宣传科任育呈

稿件审核:辛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zz/16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