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人别再被骗了,医生带你扫除四个乙肝防

2016-10-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生活中,肝病困扰着不少街坊,其中乙肝是我国肝炎之最高发者。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启文表示,在临床工作中,他发现街坊对乙肝存有很多认识误区,例如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很常见,很多人都有,不用治疗;得了乙肝就一定会走上肝硬化、肝癌的不归路;乙肝夫妻不能生育健康的小孩等。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传染途径是最多人误解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日常生活接触就会传染乙肝病毒。”吴启文表示,在门诊接诊过程中,曾遇到不少已到谈婚论嫁阶段的情侣,因为一方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分开,也有不少原本恩爱的夫妻因此感情出现裂痕。

  “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而握手、拥抱、共同就餐等行为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吴启文解释说,一旦有家人确诊为乙肝患者,无需过度恐慌。首先,对于成年人而言,其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即便没有抗体被感染了,也往往表现为一过性的转氨酶轻度升高,然后自发清除病毒,最终达到类似于打了乙肝疫苗的表面抗体阳性状态。但是,也不能麻痹大意,一人感染了乙肝,全家都应接种乙肝疫苗并确保产生了抗体,这样就无需担心会被传染。

  吴启文还提到,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抗体后,建议每隔两三年复查一次,确保抗体有效,尤其是对小孩子、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免疫功能存在缺陷,特别容易被感染。

目前无药物可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对于坊间流传的“某某祖传秘方能使乙肝转阴”的说法,吴启文表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由于肝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着cccDNA,这种DNA非常顽固,所以乙肝病毒至今仍没有办法彻底清除,只能通过抗病毒治疗使病情长期控制,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前些年,市面上充斥着大量不法广告,不少江湖游医谎称“肝炎—肝硬化—肝癌”是乙肝进展不可避免的“三部曲”,乙肝肯定会发展成肝癌,只有用他们的“神药”才能使乙肝转阴。大量患者信以为真,病急乱投医,浪费了大量金钱不说,更因大量服用不明成分的药物而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吴启文建议,目前,真正经过科学验证、得到国际公认和专家推荐的乙肝治疗药物只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其中由于基因型的差别,干扰素对欧美白种人疗效更佳,对亚洲黄种人疗效相对较差,且毒副作用大,但干扰素有一个固定的疗程,一旦有效,可望停药后效果持续。而核苷类似物则安全高效,能迅速降低体内病毒量,毒副作用极少,大部分人能安全使用,但与降血压药、降血糖药一样,停药后大部分人会复发。

  乙肝病毒携带者日常还应避免熬夜、喝酒,保持肝脏最佳状态。因为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表现出明显的疲倦、纳差、黄疸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很严重,所以定期复查、及早发现是关键,3月一小检(肝功能)6月一大检(肝功能、甲胎蛋白、HBV-DNA、肝胆B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生育健康宝宝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生育健康宝宝?“首先,男方乙肝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对胎儿是没有影响的,我们考虑的主要是女方,而女性感染者只要肝功能正常,通过母婴阻断技术,生育健康宝宝是没有问题的。”吴启文说,“小三阳”感染者乙肝病毒数量相对较少(病毒变异的除外),甚至HBV—DNA(即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数量)定量小于IU/mL的,即便不做阻断措施,宫内传染给胎儿的几率也非常低。“大三阳”感染者乙肝病毒数量较多,通过妊娠中后期服用妊娠B类抗病毒药把HBV-DNA降下来,也完全可将胎儿宫内感染率降低到小于1%。

  吴启文建议,根据《年版中国乙型肝炎诊疗指南》,“大三阳”且病毒载量高的乙肝妈妈可以在孕22—28周开始服用妊娠B类抗病毒药,配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胎儿宫内感染的几率可以降低到小于1%的理想状态。

年轻人出现大三阳可采取姑息法

  “年轻人出现“大三阳”越早使用抗病毒治疗越好”。对此,吴启文表示,这种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一般乙肝的发病是在20岁以上,16岁以下发病的非常少,这与年幼时免疫耐受、长大后免疫觉醒有关。“在实际接诊中,即便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有‘大三阳’,肝功能异常,我们也不应草率地给他扣上乙肝的帽子。因为一旦扣上这顶帽子,往往需要接受毒副作用比较多的干扰素治疗,或者长期坚持吃抗病毒药。”

  吴启文建议,首先,需排除酒精、脂肪、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因为即便是乙肝携带者,他们的肝功能异常也不一定统统都要怪罪到乙肝病毒上,这样很容易“冤枉”了乙肝病毒,过早和过度治疗反而“打草惊蛇”,适得其反。

  此外,确认是乙肝发病后,这类青年患者也不妨先观察一段时间。因为对于年轻的患者来说,其肝脏底子好,肝细胞修复能力强,肝炎每一次发病都是肝细胞和病毒同归于尽的过程,病毒被杀灭了,并且在免疫“觉醒”后,在免疫系统的监控下,病毒也不容易再次大量复制,而坏死的肝细胞则因为年轻人肝脏修复能力强而迅速被新生的肝细胞取代,这可以看作是一个自体抗病毒的过程。随着病毒越来越少,新生的“干净”肝细胞越来越多,患者有可能自发地从“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病毒降到检测不出来的水平。

  不过,这个“静观其变”的前提条件是肝脏修复能力足够强、没有严重的肝纤维化基础。所以,30岁以下的患者往往可以尝试这种姑息方法,30岁到35岁的患者则需慎重选择,35岁以上的患者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个年龄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往往携带病毒的时间长,肝脏或多或少都有纤维化,甚至一些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肝硬化,经不起等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降低失代偿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才是正途。

名词解释

大三阳:乙肝两对半的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一般就是两对半检查的1、3、5项阳性,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病毒数量较多,即HBV-DNA明显升高。

小三阳:乙肝两对半的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一般就是两对半检查的1、4、5项阳性,小三阳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病毒数量较少,即HBV-DNA正常或低水平升高。

假小三阳:乙肝两对半表现为小三阳,但病毒仍然复制比较活跃,表现为HBV-DNA升高较明显,但一般升高的程度不如大三阳患者,这种情况比较特殊,是乙肝病毒出现了变异导致的。

  但是,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只不过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一种免疫状态,并不代表就是乙肝病人,是否发病,还要根据肝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肝胆脾超声、肝纤维化扫描等结果综合判断。

来源:增城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记者李嘉怡

责编:黄家荣 编辑:梁嘉茵

增城日报全媒体出品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
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ysjk/1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