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可能要戴12年甚至终生,疫苗可能无
2021-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电脑给白白患者的影响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fangfa/42638.shtml统编版语文学堂电子课本丨在线课堂习题试卷丨教辅资料
转自:醒悟时代
从新冠特点谈谈未来1-2年的情况,比预期还严重,有6个很麻烦的地方。我现在怀疑真的可能改变未来社会形态了。麻烦1:新冠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传染病,之一传染病并不是致死率越高,就越厉害,如果百分百致死,那么传染效率就很低,比如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非常高,但是传播效率就很低,因为载体(人)很快就死了,没办法继续当传播工具。新冠在致死率和传染性之间取得了一个高效率的平衡:传染性非常高,但致死率不高不低,恰恰让你很难受。如果强力防治,致死率就很低,但社会代价很高;如果你不管他,传染范围很大,致死率又会急剧升高。新冠这个特点让现在的政府、社会制度很难及时采取最有效率的措施,可以说是十分精准地攻击了各国社会制度的弱点。所以,各国纷纷中招。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结论是:现在各国的制度,根本防不住新冠的全球大爆发。无论先出现在哪个国家,都防不住。麻烦2:50%的新冠感染者没有症状,数量太多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不公开等相关事项,其实我在2月底就看到一些,但是咱也不敢说。这不,人民日报挑开了,咱才敢出来聊一聊这个问题,问题比预期的要严重的多。很多人认为这个病毒没那么可怕,因为重症率和死亡率低,其实事实恰好相反,就是因为nCov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低,这个病毒才比SARS可怕多了。医院治疗和确诊的大部分都是症状已经比较明显或病情较严重的感染者,而大部分轻症和无症状者甚至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或企图靠自身免疫力硬扛过去,医院确诊隔离治疗,这种特性使得隔离和防控工作特别困难,大幅增加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冰岛是现在全球各国中检测覆盖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通过大量的检测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比如冰岛所有确诊患者中接近6成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比国内高一个数量级,和之前日本邮轮上的测试结果,以及2月初时的北海道大学的研究结果高度接近。麻烦3: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强传染性日本NHK电视台之前放过一个关于新冠状病毒的紧急报告,根据北海道大学最新研究,在其跟踪的50多个案例中,无症状感染者平均3.4天后就能感染其他人,而且差不多一半的案例是被无症状感染者所感染的。《柳叶刀》杂志之前发了篇论文说:Recentevidencesuggeststhatevensomeonewhoisnon-symptomaticcanspreadCOVID-19withhighefficiency,andconventionalmeasuresofprotection,suchasfacemasks,provideinsufficientprotection。流感病毒为什么传播力那么强,每年光在美国就能让几千万人感染?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超高,高达56%~80%,所以新冠病毒从传播力上与SARS和MERS等冠状病毒相比,其实更接近流感,传播力远强于SARS,MERS,当然致命性比SARS和MERS弱,但又远强于流感,重症率超过流感10倍,致死率超过流感20倍,如果综合考虑传染性和致命性两个关键因素,新冠病毒的综合战斗力其实比流感,SARS,MERS都强。麻烦4:高温效果可能不大从东南亚、非洲、南美等现在天气比较热的地区,的新冠增长曲线看,和温带、寒带的增长曲线并没有明显区别。热的地方之所以确诊少,是因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在北温带,热带、亚热带的穷国更多,检测能力跟不上,并不是高温导致感染的人少。JAMA今天发了一篇论文,一个有意思又比较恐怖的传播途径,讲的是江苏淮安公共浴场的新冠传播案例:这个案例有意思的地方是浴场。这是一个正规浴场(不是大保健),男宾区面积是平方米,有浴池,有桑拿。温度也很高25到41°C,湿度在60%.结果先后有9个人感染了新冠。而且还不是同时感染的。第一个病人是有武汉接触史,1月15号开始咳嗽,18号去洗澡,19号开始发烧。然后第2,3,4个病人是19号去的浴场,分别在6到8天后开始有症状。5,6,7,8,9都是后面几天去的,也分别在后面几天开始症状。最后这些人都在2月初被确诊阳性。这个研究成果有意思的地方在于:1.温度,湿度。2.非直接接触。也就是说,1.病毒并不会随着高温消失,2.病毒在高湿度环境下,可能气溶胶传播。麻烦5:新冠防治是否成功取决于最弱的国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制度刚好能防治住新冠,可能是应对新冠效率最高的制度,碰巧了;还有科技能力。当然,东北的那个东北国家也行。就看按下全社会暂停键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世界上只有中国一个国家,那么成功灭杀,当然不在话下。但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暂停键并不彻底,检测也不充分、不够卖力。现在看,德国、捷克、奥地利(好像都是德语国家、有专制传统?)算是检测比较充分,强力应对,还有余力去意大利接病人回德国治疗。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国的全人口感染率至少已经是千分之1.6、1.8、1.9,基本上是已经崩溃的国家。美国就不说了。英国、法国、荷兰、挪威、芬兰等国检测不充分,很多无症状感染者已经不检测了,或者说检测能力饱和,或者说办法不够强硬彻底。所以这些国家,后续会沥沥拉拉一直不断,对社会生活影响很大。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发展中国家更麻烦。目前的传播力R0在3-4,但这个数值是在社会采取控制下的扭曲数值。如果自然状态,我之前看过一个研究数据的估值,说R0是6-9。也就是传染性翻倍。而自然传播,极有可能发生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各国又不可能自己关起门来自己玩,发展中国家有40-50亿人,肯定还会再传回来……麻烦6:疫苗研发很难长期成功有效目前新冠最大的希望,一是特效药,二是疫苗。目前来看新冠疫苗即使研发出来,也很难长期防治新冠。今天看到一个数据说:新冠病毒有66个糖基化位点,是艾滋病毒的2倍,艾滋病毒又是流感病毒的3-6倍。糖基化位点多,导致很难找准位点,而且很容易变异。(当然,现在这个情况,只是根据病毒结构特点的一个推测。希望不是现实)目前流感疫苗只有40-60%的有效率,而且每年疫苗都不同。所以即使你打了疫苗就敢摘口罩吗?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要认真考虑下:新冠将长期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太可怕!新冠病毒病患去世时情景惨烈!新冠病毒病患去世时病患去世时情景惨烈!
这位医生说:1、病人去世前的感受:
一直呼吸困难,直到最后几分钟,病人全程清醒。病人会呼救,会哭着喊着说医生你救救我……伴随着剧烈地挣扎,直到呼出最后一口气。死因,本质上和淹死一个道理。大量的水,进到了肺里面之后,氧进不去。肺,被病毒导致的果冻状的分泌物给占满了,换气功能完全丧失,再浓的氧也进不去血里面。而吸痰,靠气管镜到达不了那个终末端的地方。没有特效药。2、开始,把纯氧输送给病人,不经口插管。维持大概三五天之后,如果他的血氧饱和度能上升到正常范围,他也就挺过了呼吸衰竭这一关。3、挺不过,就要上无创呼吸机,或者切开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最后病人易产生呼吸肌疲劳。4、治疗分为四个步骤:1)高流氧治疗。2)不行的话就上无创呼吸机。3)如果上无创呼吸机两个小时无效,就要气管插管。4)到最后,如果有条件,就上ECMO(人工心肺机)。5、为什么不给危重病人气管插管?每一步都是有前置条件和相应标准的。从硬件配套看,进行气管插管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层流病房,插管之后医护比要达到1:2—3。我们的现状是,没有层流病房,也不可能按规范配置人力。我们医院,也就只有一张床能够满足新冠病人气管插管的治疗。6、如果没有这些装置硬上呢?我们所有的医生、护士都会中枪。吸痰过程中病人受到刺激,一咳嗽气溶胶就直接喷出来了。插管之后,就是24小时不间断地喷新冠病毒气溶胶,整个房间的空气会被污染。所以,这种高风险、高暴露操作,在一般的病房是绝不允许的,这也是之前的非典留给我们血的教训。7、效果重症之后再住院抢救,医院的治疗呼吸机已经没有大的帮助。无论是上无创和上有创呼吸机(插管),对这种病最后的逆转都没有太大的帮助。能救活的,只有10%。只要上了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就不乐观了。因为气管插管一方面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增加机体的刺激,还导致合并呼吸细菌感染。几家医院,抢救成功率很低。目前,能高流氧就高流氧,能不插管就不插管。8、ECMO是人工心肺机就是病人的肺坏了,我就搞一个人工肺来代替。肺已经完蛋了,通过ECMO,只是一天一天的撑下去。9、肺白了肺白了,之后就容易纤维化。纤维化不能逆转,除非肺移植。10、新冠肺炎的厉害一是高传染性,二是容易成为重症。11、预防事项1)不要去超市挤长队,不要去楼下抢白菜。2)能吃多吃,营养支持很重要,提升免疫力。3)大量饮水,补充电解质,喝汤。4)注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治疗剂量和保健剂量不同。治疗剂量:维生素C最多用到0毫克每日,维生素E最多用到国际单位。国家派了几万医护人员去武汉,说明这个病不好治。现在所有的治疗,就是安慰性治疗。医疗专家:目前对新冠病毒患者以“支持性疗法”为主!
这个病毒非常凶险,大家一定要重视防护,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这东西简直太聪明了。它TM好像是一些智慧型生物,能欺骗人类的几道关隘,连科学家和核酸检测都能骗得过。
综合几则大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