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问卷答案解析

2018-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乙肝知多少”活动顺利完成啦~

大家都很积极地参与填写问卷呢!想必很多人对于乙肝有了很多新收获。

好想知道排名与答案哦~

那就让我告诉你吧!

排名

第一名:蔡敏婷94分8-

第二名:林思展92分2-

并列第三名:梁競文8-、

刁晓苑8-分

第五名:王国辽88分2-

第六名:陈晓琦86分8-

并列第七名:吴杨8-

宋淑娇8-

严杰聪2-

郑榕雁8-分

哇~大家都好厉害哦!

接下来是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关于乙肝的基本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解析:

A.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HBV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B.很多小孩从出生就带有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乙肝被认为是一种遗传病,但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并非如此。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的乙肝患者没有做好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就导致孩子生下来就感染了乙肝病毒,所以大家就误解为乙肝具有遗传性。

C.年:BaruchBlumberg和HarveyAlter首次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液中发现的抗原性物质Aa(澳大利亚抗原)(后改称HBsAg,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D.其实乙肝病毒本身并不致病,它对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反应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侵入到肝细胞内,致使肝细胞的某些结构发生变化,激发了机体对自身的肝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便会引起会细胞损伤。在严重的肝损害病例中,机体免疫系统甚至将没有被HBV侵犯的肝细胞也一同杀死。

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体征:(D)

解析:

A.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

B.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

C.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现。

D.杵状指常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部肿瘤和慢性脓毒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等。

3.乙型肝炎在我国蔓延和高发的最主要传播途径是(D)

解析: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是家庭聚集的主体,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婴幼儿时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4.乙肝和主要传播途径是相似的?(B)

解析:

A.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B.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C.水痘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D.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

5.下列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的是(B)

解析:B.只要不是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例如HBsAg阳性人的创伤出血、月经血、痔疮血污染家庭环境;与HBsAg阳性人共用牙刷、口杯、毛巾和剃刀等等,但一般经水和食物是不会感染的。

6.在我国,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已超过一亿多,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D)

解析: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80%~95%的人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最长可持续20年以上。

7.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是(C)

A.0天、一周、一月B.0天、一周、两周

C.0天、一月、六月D.0天、一月、三月

8.关于乙肝疫苗接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解析:

A.注射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使机体不受乙肝病毒侵袭。其保护作用可持续8~10年,对新生儿可能终身受益。

B.乙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预防效果,但注射者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C.有极少数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高滴度的表面抗体,但仍患了乙肝,主要原因是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以演变成一种新的结构、新属性的变异株,即新的表面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预防保护作用。

D.臂部注射的免疫应答明显高于臀部注射者,原因是臀部脂肪厚,疫苗在脂肪层中未能或延缓进入血液循环,影响了与巨噬细胞的接触,不能将抗原提呈给免疫活性细胞,降低了其免疫效果。因此乙肝疫苗注射部位最好采用上臂三角肌。

9.一名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已半年,但其他无任何不适感觉,其他各项体检及化验均正常。该患者属于:(D)

解析:病原携带状态指病原体在人体内停留于入侵部位或在离入侵处较远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疾病临床表现的状态。(但该患者能携带并传播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10.慢性乙肝是指(A)

A.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

B.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

C.乙肝病毒检测为阴性,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

D.乙肝病毒检测为阴性,无慢性肝炎症状

11.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饮食叙述错误的是(A)

解析:慢性乙肝患者忌烟、酒、油腻食品等,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宜“三高一低”:蛋白质、热量、维生素要高,脂肪稍低。可选奶类、瘦肉、豆制品等;食物应干净新鲜、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12.用于乙肝治疗的药物主要是(C)。

解析:

A.乙肝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预防具有感染HBV危险的乙肝易感者

B.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易感者,主要用于婴幼儿

D.抗生素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13.近年来,通过(D)方法多数丙肝可以治愈,多数乙肝病人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A.降酶B.保肝C.对症治疗D.抗病毒治疗

解析:丙肝和乙肝是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对它们的根本性治疗。

14.李某被诊断为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其采取的下列保健措施中哪项不对(A)

解析: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学习、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和运动习惯,注意不宜过度疲劳,定期复查肝功能,不乱用药,饮酒即可。

15.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C)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

16.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除哪项外可有以下原则(E)

解析:已感染到乙肝病毒的人不必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这些人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17.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的传播叙述错误的是(D)

解析:D.现在通过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的方法能有效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通过这种办法能使90%以上乙肝阳性的母亲生的孩子不会感染乙肝。

18.关于乙型肝炎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D)

A.HBV经煮沸10分钟可被灭活

B.我国为乙型肝炎的高度流行区域

C.乙型肝炎传染源是急性和慢性病人及携带者

D.急性乙肝患者作为乙型肝炎传染源的意义最大

解析:D.急性乙肝由于传染期较短,自愈性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大。

19.关于乙肝病毒感染结果与年龄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C)

A.12个月以前的婴儿基本上没有感染症状

B.12个月以前的婴儿慢性感染的几率超过50%

C.4岁以上儿童的感染症状影响远高于12个月以前的婴儿

D.4岁以上儿童的慢性感染可能性远高于12个月以前的婴儿

解析:C.二者感染症状相似,四岁以上儿童症状相对婴儿较重,但不会远高于婴儿。

20.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检测中,免疫接种产生效果所表现出的形式是(C)

A.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都呈阳性

B.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

C.只有表面抗原的抗体呈阳性

D.表面抗原、表面抗原抗体、核心抗体呈阳性

解析:

A指的是“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泼,病人体液传染性很强;

B指的是“小三阳”,表示虽然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但“e抗体”的出现,标志着病毒的复制已经由活泼转为静止,即病人的病情开始好转;

C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标志之一;

D可能代表患者已感染了乙肝病毒

多项选择题

1.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ABCD)

A.血液传播B.医源性传播C.母婴传播D.性接触传播

2.乙肝病毒的有哪些特性?(ABC)

A.嗜肝性B.其本身对肝脏的非致病性C.变异性D.可杀性

解析:

A.HBv也叫嗜肝病毒.是因为它侵人人体后就要专门进攻肝脏,钻入肝细胞,不断地繁殖、复制,成熟的HBv被释放出肝细胞,又侵入别的健康的肝细胞,这样不断复制、不断侵袭,最终诱发了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B.乙肝病毒感染机体后,侵入到肝细胞内,致使肝细胞的某些结构发生变化。激发机体对自身的肝细胞产生免疫反应,便会引起会细胞损伤。在严重的肝损害病例中,机体免疫系统甚至将没有被HBV侵犯的肝细胞也一同杀死。

C.科学家们发现HBv是最容易变异的病毒之一。所谓变异,就是HBV的基因突变。如果有强有力的抗HBV药物进人人体内,必然要对HBv构成生命威胁,为了抵抗药物的作用,它们就使自己发生“变异”来对付药物,使药物失去效果。

3.如何预防乙肝?(ABD)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打一次乙肝疫苗D.保护易感染人群

解析:C.若只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4.慢性乙肝在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并发症,常见的有:(ABCD)

A.肝源性糖尿病B.脂肪肝C.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D.肝硬化

5.乙肝有效治疗目标是(ABCD)

A.抑制病毒复制和消除病毒B.减轻临床症状

C.减轻炎症,改善肝功能D.阻止和延缓肝硬化

E.保证不得肝癌

解析:E.只能降低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不能完全避免乙肝发展为肝癌

6.预防乙肝的措施有(BCD)

A.与乙肝病人共用同一个针头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7.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的正确处理是(ABCD)

A.跟踪观察,记录刺伤经过

B.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

C.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D.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1月、6月间隔)

8.护士在为HBeAg阳性患者采血时不慎刺破手指,不清楚自己是否感染过乙型肝炎。应采取的措施是(ABCD)

A.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B.立即接种乙肝疫苗

C.立即处理刺伤局部D.立即抽血化验HBsAg及抗HBs

9.下列属于乙肝的临床表现的有(ABC)

A.乏力B.食欲不振C.腹胀D.头疼

解析:乙肝常见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大: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大等乙肝症状。

6.手掌表现: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7.皮肤表现: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

10.乙肝五项也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下列哪几项检查(ABCD)

A.乙肝表面抗原(HBSAg)B.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C.e抗原(HBeAg)D.e抗体(抗-HBe)

判断题

1.慢性乙肝的治疗:三分药治,七分调理;需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

2.乙肝潜伏期为6周~6个月,平均为四个月。(×)

(三)

3.乙肝的病程发展可至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

4.乙肝(全称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阴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阳)

5.乙肝病毒直接引起肝脏损伤。(×)

解析:乙肝病毒本身并不致病,它对肝细胞损伤主要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反应引起的

6.乙肝患者饮食上没有特别禁忌,但要少吃辛辣、刺激和油炸食品。(√)

7.即使病情稳定,乙肝患者也不应当饮酒。(√)

8.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春季比较流行。(×)

解析:乙肝传染无季节性。

9.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

10.抗生素可用于乙肝治疗(×)

解析: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

11.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血清HBVDNA检测,检查出乙肝。(√)

12.肝区疼痛: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左上腹、左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右)、(右)

13.乙肝免疫球蛋白可用于乙肝治疗(×)

解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对具有感染HBV危险的人群进行预防。

14.治疗乙肝用药原则是用药不宜过多过杂。(√)

15.绝大多数的乙肝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结婚、生育。(√)

16.乙肝“大三阳”,“小三阳”既是病毒感染的标志,也是病情轻重的标志。(×)

解析: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只是病毒感染的标志,绝不是病情轻重的标志。

17.目前对乙肝无特效疗法。(√)

18.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我国肝癌的唯一危险因素。(×)

解析:我国对肝癌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初步揭示摄入黄曲霉素、乙肝病毒感染及饮水污染是我国肝癌发病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

19.含乙肝病毒的血液及血液污染的体液都具有传染性。(√)

20.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嘻嘻,恭喜获奖的朋友们以及感谢每位参与比赛的朋友们~

但是,我们对于乙肝的了解以及预防并不能至于这份小小的问卷。

预防乙肝,需要你、我、他。

结语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
治白癜风贵阳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lsysx.com/dsyby/8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