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了乙肝疫苗,宝宝怎么还会得乙肝
2021-7-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位乙肝妈妈反复问:我的宝宝打了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怎么还有乙肝?
镜头回到几年前……
一位乙肝妈妈怀孕后,检测了乙肝五项和HBVDNA,发现是“大三阳”。当时她的肝功能正常,因害怕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没有治疗。宝宝出生后,按照规定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完成接种程序后,过了3个月,抱着孩子去检测了乙肝五项,发现第二项HBsAb弱阳性,其余均是阴性。在医生建议下,宝宝接受了一针乙肝疫苗加强注射。
3岁时,宝宝进幼儿园,要求体检,当时宝宝检测了乙肝两对半。结果发现,宝宝的乙肝五项全部阴性。医生建议宝宝接种3剂乙肝疫苗。将要接种第3剂期间,宝宝一直反复感冒,忘了接种。半年后,宝宝因为“肺炎”住院,妈妈要求医生查一下两对半,结果发现,宝宝成了”大三阳”!!!同时,肝功能显示,转氨酶轻微升高。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说说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按规定的接种程序0、1、6月注射乙肝疫苗,每注射一针对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的作用,只有完成全程免疫注射后,才可能产生最高水平的HBsAb。这种注射乙肝疫苗后,由淋巴细胞产生HBsAb的过程,称为“主动免疫”。获得保护性水平的HBsAb,就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宝宝出生后,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保护性抗体前,都有可能被感染。这时候,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派上了用场。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HBsAb水平很高的献血员中提取、浓缩制备而成的很纯的表面抗体。新生儿注射单位(1支)后,能立即起保护作用,有效保护水平可维持3个月。由于这种抗体是外来的,这叫“被动免疫”。
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联合,一外一内,组成了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强CP,可以达到很高的阻断母婴传播的成功率。
正是通过这组CP,避免了这位宝宝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感染乙肝病毒。
为什么还会感染?
日常生活中,密切的接触下,“大三阳”的妈妈可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包括湿疹、口腔溃疡等),把病毒直接移植到易感小儿的破损处;也可能沾染玩具或家具,妇女的内裤(尤其是月经期)可污染洗衣机或面盆等。乙肝病毒有很强的生活力,在体外可存活一个月。幼儿常磕磕碰碰而受到微小损伤,而玩具常作为传染病毒的载体。“大三阳”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有较高的病毒量,传染性也很强。
如果宝宝抗体水平很弱或为阴性,未能获得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力,通过日常的密切接触感染的风险就很大。
所以,前面说到的那个“大三阳”妈妈,由于她的宝宝年龄还非常小,与妈妈生活最密切,虽然避免了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感染,却没逃过水平传播的厄运。
宝宝抗体水平是关键!
前面说到的那个“大三阳”妈妈的宝宝,3岁时,发现乙肝五项全部阴性,即没有感染乙肝,同时也没有获得保护性抗体。将要注射第3针期间,宝宝因病未接种第3剂,半年后,检查发现,宝宝成了”大三阳”!同时,肝功能显示,转氨酶轻微升高。
究其原因,这名宝宝因抗体阴性的情况下,未完成0-1-6月全程接种程序,没能获得保护性抗体,导致最终感染乙肝。
所以,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或家庭中存在与新生儿密切接触者中有乙肝患者的现象,必须定期监测宝宝HBsAb的水平,必要时及时进行加强免疫。
阅读本文后,如果您还存有疑问或想了解更多信息,可编辑在此留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