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阳必须终身服药中医如何打赢这场
2020-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对于乙肝大三阳来说,经过十几年的抗病毒治疗,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已经非常清楚它的重要性了。为了强调乙肝大三阳病人的抗病毒治疗,国际上出了很多指南。目前,在治疗乙肝的所有方法中,抗病毒治疗是最有效的。病人经过抗病毒治疗后,所有疾病的进展可以延缓,病人可以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甚至有些病人可以完全逆转。
病人一旦达到抗病毒治疗的指征就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认为,乙肝大三阳一旦吃了抗病毒药,就必须终身服药。真是这样吗?国际上给出的乙肝治疗指南,大三阳变成小三阳后稳固一年以后可以考虑停药,我们国家的指南根本不提停药这回事儿。也就是说乙肝小三阳后,稳固治疗的时间越长,以后复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也就是有希望停药,但是持续时间比较长,还是有些患者总是久治不愈,甚至会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呢?而中医调治乙肝并非慢郎中,而是安全有效,很快达到理想效果。
中医到底是如何调治乙肝患者的?
在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有的医者效仿西医治法,应用大量清热解毒药物,把在体外实验中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的中药罗列一起对病人进行治疗,这是不科学的,不但不能取效,常因清热解毒之品多为苦寒之性,大量久服,必败胃伤正,引起患者正气更虚,导致邪气更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中医治疗是强调整体治疗,不是只靠某一种药物,而是靠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亦如此,治宜扶正为主,祛邪(病毒)为辅。
中医对乙型肝炎的治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实践证明,如能正确辨证,妥当组方、合理用药,将会取得满意的效果,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害,乙型肝炎病毒是外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为什么感染乙肝病毒后,有的人发病,有的人不发病?盖邪为外因,正气为内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不发病。
只有正气不足,正不胜邪才可致病。多数人感染后,肝功能正常,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旦正气虚弱,邪即乘虚而人,导致肝功能的损害。大部分乙肝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的,这些人什么时间患的病不清楚,其实病毒早已侵入并损害人体,肝功能受到损伤并经久不能恢复,说明正气已虚,因此,不论对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当首辨虚实,乙型肝炎是以正虚为主,治疗原则要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同时做到中州当先、调补肝肾和活血化瘀。
中医药抗肝炎病毒治疗调节机体免疫反应
中医抗病毒治疗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对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抗肝炎病毒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抗乙肝病毒的临床观察和药物筛选。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开展了HBsAg(乙肝表面抗原)体外抑制试验,发现了不少在肝外有抑制HBSAg作用的中草药。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转归及预后与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药在调节免疫功能方面的疗效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中药,称为免疫性中药,这些药物对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的可激发免疫反应,有的可抑制异常免疫反应。一般认为此类药物可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和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过程的不同环节发生作用或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白细胞数量,或增强细胞免疫或增强体液免疫,有的对多个免疫环节发挥作用。
八年乙肝大三阳,终于打赢了这场“硬仗”
30岁的张女士曾经以为她自己要终身用药,而且经常会感叹命运的不公,日子过得又苦又累。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广慈中医,让她很快有了停药的这一天,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她是在年查出来乙肝大三阳,经过浙江义乌当地的小诊所治疗效果不好,放弃治疗。年5月份的时候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医院的医生指导下,采用注射干扰素治疗,连续用了半年去复查效果不明显,而且了解到干扰素有较大的副作用,自行停药。
随后的几年里,张女士用过中草药、偏方、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等多种药物治疗,但是病情并没有好转,经常是反反复复治不好。后在网上了解到广慈中医肝病门诊,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由于她病毒含量较高,肝功能受损,需要及时进行整体治疗,扶正祛邪,中州当先、调补肝肾和活血化瘀。
通过中医药方剂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坚持服用半个月后,张女士就反馈恶心、乏力的症状有所缓解,精神也好了很多。治疗一个月后复查,病毒量下降了不少,各种不适的症状都逐渐消失了,她更加积极配合治疗,随证调方3个疗程后,张女士的复查结果显示,她的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继续巩固三个疗程后,HBV-DNA也降到了以内,面色也开始红润起来,定期复查,一年内复查无复发迹象,她终于打赢了这场“硬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