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面临怎样的问题
2016-11-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通过临床调查反应90%的乙肝病友面临这样的问题:
由于有些乙肝患者能自发产生血清学转换,但却接受了长期抗病毒治疗,由此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问题,如经济压力、精神负担、生育问题、耐药及不良反应等。另一方面,部分肝功能正常或轻微异常患者,未给予持续的抗病毒治疗,但最终却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由于治疗不当给患者造成了很多困扰,今天小编就乙肝抗病毒治疗分享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能增强乙肝病友们对疾病的认识。
问题一、乙肝抗病毒治疗是否需要尽早进行?
病人的病毒基因定量始终在拷贝/毫升以上,转氨酶一直轻度异常,说明肝脏因病毒高复制而渐进性地受损伤,且长达9年之久!曾有台湾学者对三千多例30岁以上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了长达13年的观察,发现若病毒持续高水平复制,即使转氨酶正常,乙肝患者肝硬化的发生率也要超过35%!肝癌的发生率近15%!若病毒量在拷贝/毫升以下,肝癌的发生率则呈10倍下降,足见尽早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问题二、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初始选药是否最优?
欧美肝病学会制定的慢乙肝诊治指南,建议拟采用核苷类药物初始治疗的患者,把强效和低耐药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作为一线用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华医学会肝病和感染病学会修订的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则指出:“如条件允许,开始治疗时宜选用抗病毒作用强和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
问题三、乙肝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需要优化?
曾有患者在使用拉米夫定之后长达10个月病毒仍然可测,显然属于应答不佳,此时耐药变异检测的阴性结果也就失去意义,应当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尽早更改治疗方案,即“优化治疗”。对于使用着高耐药抗病毒药物者,不仅要及时和尽快“优化”,还要慎重制定优化方案。这名患者初始治疗未能优选药物,是疗效不佳的原因;发现效果不佳后采取了加用阿德福韦的优化方法,结果病毒还是没有得到有效抑制,不得不再次更改治疗方案为两粒恩替卡韦加一粒阿德福韦。这个过程不免让人感到“一步不慎、步步难行”的无奈。
问题四、患者家族成员的肝癌史是否得到足够重视?
在问题一中我已经提到,慢乙肝患者病毒载量越高、病程越长,发生肝癌的风险性越大;最近有研究结果显示,有肝癌家族史者,发生肝癌的风险远远高于无肝癌家族史者。因此,乙肝患者的病毒高复制与肝癌家族史必须一并得到重视。
问题五、误诊漏诊让患者久治不愈
自贡的孙先生今年35岁,得肝病有2年了,医院被误诊为胃病及营养不良,说起来大家都觉得好笑,乙肝也能被误诊;9月孙先生病情也越来越重,从开始的时候出现了食欲不振、精神乏力、面色发黄、恶心呕吐等情况,来院诊断为大三阳。
正在抗病毒治疗的乙肝病友们,以上这些问题必须要思考!
“好方难求、名医难寻”,肝病患者看病,一定要“找对人,进对门”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曾比喻说,肝病就如同蛇一般,只要抓住了七寸,也并没有那么坚不可摧,“对于肝病患者,治疗的核心任务是要找对人,进对门”。
找对人,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肝病名医,能从整体的角度对肝病进行分型辩证,而不是千人一方、万人一药的抗病毒;
而进对门,就是要患者选择具备尖端医院,这样才能通过数据精准地对病情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下面有福利)
乙肝患者面临以上问题怎么办?这里是↓
进对门——西南肝病专家会诊中心专注肝病北京三甲后盾联合会诊实力为民
他们是在北京都医院肝病专家
1、李兴旺:走进非典病房第一人
2、曹建彪:肝病防治泰斗
10月29日—10月30日
他们将莅临
四川华西肝病研究所为肝病患者会诊了
广大肝病患者请莫失良机!
会诊时间:10月29-30日
面向人群:所有肝病患者
现在就可预约会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