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呼吁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2016-5-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络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已历经15年。15年,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学而言,过于短暂;但对络文学而言,却是异军突起的15年。随着络文学发展的步伐愈来愈快,作者愈来愈多,对传统文学乃至社会的影响力愈来愈大,遭到的关注度愈来愈高,如何逐渐建立符合文学本质、具有络特点的络文学评价体系,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1大课题。
对络文学的评价,可以有许多标准,但主要的取向是两个方面,即思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取向。
首先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络文学应当有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同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样应当纳入络文学的价值观中来。络文学一样要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思想境地上寻求对国家民族的担当,对真善美的赞美,对假恶丑的鞭挞,对暴力的抵抗,对欺骗的揭穿,对遗忘的谢绝,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不懈追问,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永久探访。
在此基础上,结合络文学本身的特点,特别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络文学应当有最少的社会、基本的法理和道德底线。在反映现实时,应当分清主流与支流、光明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与黑暗、现象与本质、现实与理想、合理性与可能性,恪守基本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不能否定一切,怀疑一切,天下乌鸦一般黑,洪洞县里无好人。哪怕是虚构玄幻世界,也应当符合人类既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常理,体现人性人情。
其次,络文学应当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取向,对文学心怀畏敬,对络志存高远。络文学应当寻求积极、健康、乐观、高雅、清新的审美趣味,反对消极、颓靡、悲观、低俗、污浊的审美趣味。这类寻求或反对,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人物塑造、语言使用、文本气质诸多方面,需要具体分析。
关于络文学的题材问题。我们不是题材决定论者,但我们也不赞同题材无差别论。络文学在描述现实生活时,应当自觉地做时期的记录者,做生活的代言人,而不该在题材上一味地不敬苍生敬鬼神、不写今人写古人。
关于络文学的类型化问题。我们应当尊重络文学的类型化选择,鼓励深挖类型化的潜质,期待类型化中出现出精品力作,乃至是经典之作、传世之作。但同时,缺少艺术个性的作品一定缺少生命力,艺术创新是络文学繁华发展的必经之途。络文学应当弃克隆之术,走创新之路,极力避免跟风、扎堆,避免千篇一律、千篇一律,避免类型化变成雷同化、套路化、同质化。
关于络文学的情节描述问题。络文学应当充分发挥想象力,避免结构单一性、情节平面化,但是在寻求曲径通幽、波涛起伏的情节描述的同时,不该一味沉溺于感官愉悦,剑走偏锋,夺人眼球。要新奇,不要猎奇;要奇特,不要奇异。
关于络文学的文字问题。我们欣赏络文学在语言方面的那种地气与草根,欢迎它特有的新鲜气味,但同时希望它能保持文学语言的通俗、纯洁和品位,而不是粗制滥造,为所欲为,使语言粗俗化、火星化。自嘲可以,自贱不可以;创造可以,滥造不可以;流行可以,污染不可以。
如何把民零散的看法,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构成科学的络文学理论体系?如何把对络文学的印象,变成说理透彻的学理,用以引领络文学的创作?如何把我们的共鸣,转化为大众对络文学的判断,引导民浏览?这是络文学研究的重心所在,需要我们以研究求得共鸣,以共鸣推动研究。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关注络文学现状,建构络文学理论体系,撰写出中国络文学的《文心雕龙》和《人间词话》。